入庫編號
2024-07-1-186-001
江蘇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訴李某勞動合同糾紛案
——競業限制協議不能限制非負有保密義務勞動者的自主擇業權
| 關鍵詞
?事 勞動合同 競業限制 競業限制人員 商業秘密
| 基本案情
2017年1月10日,李某入職江蘇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科技公司)從事推拿師工作,雙方簽訂員工保密協議,約定李某 離職后兩年內不得從事同類產品生產或同類企業的相關服務,否則應當一次性向某科技公司支付不低于50000元的違約金。2017年11 月,李某取得高級小兒推拿職業培訓師證書。2021年5月,李某從該公司離職,7月入職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藥房。某科技公司主張 李某掌握該公司的客戶資料、產品報價方案、培訓課程等信息,屬于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遂向某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 裁,要求李某支付違反競業限制義務違約金50000元。某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未予支持。某科技公司不服,起訴至法院,請求判 令:李某給付某科技公司競業限制違約金50000元。
江蘇省徐州市云?區人?法院于2023年5月12日作出(2022)蘇0303?初9107號?事判決:駁回某科技公司的訴訟請求。某科 技公司不服,提起上訴。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法院于2023年12月4日作出(2023)蘇03?終6278號?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認為,李某系某科技公司的推拿師、培訓師,不屬于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李某掌握的客戶資料是 提供服務過程中必然接觸到的基本信息,例如客戶名稱、聯系方式等;李某接觸到的產品報價方案對服務的客戶公開,潛在的客戶經過咨詢即可獲得;某科技公司提供的培訓課程雖然為自己制作的課件,但課件內容多為行業內中醫小兒推拿的常識性知識。此外,李某在公司工作期間通過培訓獲取的按摩推拿知識、技能,也是該行業通用的專業知識、技能。某科技公司提供的證據僅能證明李某在 日常工作中接觸到該公司的一般經營信息,而非核心經營信息。李某在正常履職期間僅接觸用人單位一般經營信息,不屬于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其他負有保密義務人員”。某科技公司主張李某屬于負有保密義務的競業限制人員,證據不足。故依法作出如上裁判。
| 裁判要旨
競業限制協議不能限制非負有保密義務勞動者的自主擇業權。用人單位不區分勞動者是否屬于掌握本單位商業秘密、與知識產權 相關保密事項的人員,無差別地與勞動者簽訂競業限制協議,并約定高額違約金,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 者離職后進入有競爭關系的新用人單位,原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承擔高額違約金,依法不予支持。
| 關聯索引
《中華人?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年修正)第23條、第24條
一審:徐州市云?區人?法院(2022)蘇0303?初9107號?事判決(2023年5月12日)
二審: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法院(2023)蘇03?終6278號?事判決(2023年12月4日)
(?一庭)
(來源:人民法院案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