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資料
勞動法律法規匯編大全_深圳勞動法24小時在線免費咨詢
所在地區:深圳市-福田區
執業范圍:全國(不含港澳臺)
擅長領域:勞動人事
咨詢電話:19842651889(免費)
文章分類
全部文章(590 )
法規目錄 (4)
綜合規定 (50)
勞動合同 (30)
經濟補償 (17)
工資福利 (56)
工作時間 (9)
休息休假 (26)
勞動仲裁 (53)
勞動訴訟 (40)
工傷法規 (109)
社會保險 (61)
勞動保護 (16)
就業管理 (37)
勞動監察 (50)
人事爭議 (32)
律師簡介
查看更多
楊錦浩,深圳專業勞動法律師,現執業于廣東行倫律師事務所,擔任勞動法事務部負責人。2010年通過國家司法考試,2012進入律師事務所實習,2013年開始正式執業。曾任兼職仲裁員,擔任多家集團、外貿公司、大型制造企業、工廠以及公益組織的常年法律顧問。楊律師一直專注于勞動用工相關法律糾紛的仲裁、訴訟實務及法律研究,親自處理過數百起勞動爭議,具有扎實的勞動法知識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尤其擅長處理勞動合同、工資...
聯系方式
查看更多
聯系人:楊錦浩律師
執業機構:廣東行倫律師事務所
聯系電話:19842651889
辦公地址:深圳市羅湖區紅寶路139號蔡屋圍金龍大廈(地址1);深圳市福田區車公廟泰然七路1號博今商務廣場(地址2)
深圳市勞動監察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2019年修訂版)八、職業介紹
作者: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瀏覽次數(953)
|
評論(0)
|
點贊(0)
|
2024-01-12 18:16:22
勞動法大全
勞動法大全
作者: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瀏覽次數(953)
|
答復(0)
|
點贊(0)
|
2024-01-12 18:16:22

 

八、遵守職業中介、職業培訓、職業技能鑒定規定的情況

 

(一)職業介紹

 

序號

行政處罰項目

違反條款

處罰依據

違法程度

違法情節

自由裁量標準

65

職業中介機構提供虛假就業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第四十一條第(一)項:職業中介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提供虛假就業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第六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職業中介機構提供虛假就業信息,為無合法證照的用人單位提供職業中介服務,偽造、涂改、轉讓職業中介許可證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者其他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職業中介許可證。

一般

職業中介機構提供虛假就業信息,違法所得不滿1萬元。

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10000

較重

職業中介機構提供虛假就業信息,違法所得1萬元以上不滿3萬元。

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30000

嚴重

職業中介機構提供虛假就業信息,違法所得3萬元以上

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50000元;吊銷職業中介許可證 (撤銷備案)

66

人才應聘時,單位或個人使用假人事檔案、假學歷、假學位、假職稱及其他虛假證明材料

《廣東省人才市場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人才應聘,應當按照用人單位的招聘要求,提供真實、有效的證件、證書和相關資料。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制造、兜售、使用與人才流動相關的假人事檔案、假學歷、假學位、假職稱和其他虛假證明材料。

《廣東省人才市場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項: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罰:(二)使用假人事檔案、假學歷、假學位、假職稱及其他虛假證明材料的,處以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一般

人才應聘時,使用假人事檔案、假學歷、假學位、假職稱等其他虛假證明材料中的1種虛假證明材料。

對使用虛假證明材料的單位或個人處以罰款3000

較重

人才應聘時,使用假人事檔案、假學歷、假學位、假職稱等其他虛假證明材料中的2種虛假證明材料。

對使用虛假證明材料的單位或個人處以罰款6500

嚴重

人才應聘時,使用假人事檔案、假學歷、假學位、假職稱等其他虛假證明材料中的3種以上虛假證明材料;或造成其他嚴重后果。

對使用虛假證明材料的單位或個人處以罰款10000

67

用人單位和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在招聘人才活動中有欺詐行為或者收取不合法費用

《廣東省人才市場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用人單位招聘人才應當如實公布招聘的職位、數量、條件、待遇等,不得有欺詐行為或者采取其他方式謀取非法利益,不得扣押應聘人員的證件。

《廣東省人才市場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三項: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罰:(三)用人單位和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在招聘人才活動中有欺詐行為或者收取不合法費用的,責令退還收取的不合法費用,對單位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責任人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一般

用人單位和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在招聘人才活動中有欺詐行為或者收取不合法費用,收取不合法費用不滿2000元。

對用人單位、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罰款2000元;

對直接責任人罰款1000

較重

用人單位和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在招聘人才活動中有欺詐行為或者收取不合法費用,收取不合法費用2000元以上不滿5000元。

對用人單位、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罰款5000元;

對直接責任人罰款2500

嚴重

用人單位和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在招聘人才活動中有欺詐行為或者收取不合法費用,收取不合法費用5000元以上,或造成其他嚴重后果。

對用人單位、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罰款10000元;

對直接責任人罰款5000

68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或者其他單位擅自管理流動人才人事檔案

《廣東省人才市場管理條例》第十六條: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或者其他單位未經人事行政部門授權,不得管理流動人才人事檔案,不得開展與流動人才人事檔案相關的出國政審、身份認定、工齡計算、申報晉升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等人事管理業務。

《廣東省人才市場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第四項: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罰:(四)擅自管理流動人才人事檔案的,責令立即向所在地人事行政部門移交人事檔案,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責任人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般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或者其他單位擅自管理流動人才人事檔案10份以下。

對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或者其他單位: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罰款30000元。

對直接責任人處以罰款2000

較重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或者其他單位擅自管理流動人才人事檔案11份以上100份以下。

對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或者其他單位: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罰款40000元。

對直接責任人處以罰款5000

嚴重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或者其他單位擅自管理流動人才人事檔案101份以上、或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對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或者其他單位: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罰款50000元。

對直接責任人處以罰款10000

69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超越許可證核準的業務范圍經營、擅自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準、采取不正當手段從事中介活動,或者以委托、掛靠、轉讓、承包等方式經營

《廣東省人才市場管理條例》第十五條: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應當公開服務內容和工作程序,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制定的收費項目和標準,依法開展業務經營活動。不得超越許可證核準的業務范圍經營,不得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準,不得提供虛假信息、作出虛假承諾欺詐用人單位和求職人員,不得采取不正當手段從事中介服務活動。

《廣東省人才市場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五項: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罰:(五)超越許可證核準的業務范圍經營、擅自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準、采取不正當手段從事中介活動,或者以委托、掛靠、轉讓、承包等方式經營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許可證,并處以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

一般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超越許可證核準的業務范圍經營、擅自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準、采取不正當手段從事中介活動,或者以委托、掛靠、轉讓、承包等方式經營,違法所得不滿1萬元。

對人才中介服務機構:

1.處以警告;

2.沒收違法所得;

3.處以違法所得一倍的罰款。

較重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超越許可證核準的業務范圍經營、擅自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準、采取不正當手段從事中介活動,或者以委托、掛靠、轉讓、承包等方式經營,違法所得1萬元以上不滿3萬元。

對人才中介服務機構:

1.處以警告;

2.沒收違法所得;

4.處以違法所得二倍的罰款。

嚴重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超越許可證核準的業務范圍經營、擅自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準、采取不正當手段從事中介活動,或者以委托、掛靠、轉讓、承包等方式經營,違法所得3萬元以上;或違法情節嚴重、造成重大危害后果。

對人才中介服務機構:

1.處以警告;

2.沒收違法所得;

3.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許可證(撤銷備案);

4.處以違法所得三倍的罰款。

70

單位或個人制造、兜售假人事檔案、假學歷、假學位、假職稱及其他虛假證明材料

《廣東省人才市場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 人才應聘,應當按照用人單位的招聘要求,提供真實、有效的證件、證書和相關資料。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制造、兜售、使用與人才流動相關的假人事檔案、假學歷、假學位、假職稱和其他虛假證明材料。

《廣東省人才市場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制造、兜售假人事檔案、假學歷、假學位、假職稱及其他虛假證明材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般

單位或個人制造、兜售假人事檔案、假學歷、假學位、假職稱及其他虛假證明材料,違法所得不滿1萬元。

對單位或個人: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罰款10000元。

較重

單位或個人制造、兜售假人事檔案、假學歷、假學位、假職稱及其他虛假證明材料,違法所得1萬元以上不滿2萬元。

對單位或個人: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罰款20000元。

嚴重

單位或個人制造、兜售假人事檔案、假學歷、假學位、假職稱及其他虛假證明材料,違法所得2萬元以上;或造成其他重大危害后果。

對單位或個人: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罰款30000元。

71

用人單位向求職者收取費用

《廣東省職業介紹管理條例》 第十五條第二款:用人單位招聘人員,不得向應聘者收取任何費用。

《廣東省職業介紹管理條例》第三十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向求職者收取費用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退回收取的費用,并處以違法所得金額一至三倍的罰款。

一般

用人單位招聘人員時向求職者收取費用,人均收取金額不滿500元。

對用人單位處以違法所得金額一倍的罰款

較重

用人單位招聘人員時向求職者收取費用,人均收取金額500元以上不滿1000元。

對用人單位處以違法所得金額二倍的罰款

嚴重

用人單位招聘人員時向求職者收取費用,人均收取金額1000元以上。

對用人單位處以違法所得金額三倍的罰款

72

職業介紹機構未能為用人單位找到符合協議要求的求職者而未退還按規定應退的費用或者未能為求職者找到符合協議要求的就業崗位而未退還按規定應退的費用

《廣東省職業介紹管理條例》第十八條:職業介紹機構在委托招聘、委托求職協議生效后三十日內,未能為用人單位找到符合協議要求的求職者,或未能為求職者找到符合協議要求的就業崗位的,必須退還按規定應退的費用。

《廣東省職業介紹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其退還按規定應退的費用,并按應退金額處以二倍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吊銷其職業介紹許可證。

統一

職業介紹機構未能為用人單位找到符合協議要求的求職者而未退還按規定應退的費用,或職業介紹機構未能為求職者找到符合協議要求的就業崗位而未退還按規定應退的費用

按應退金額二倍的標準,對職業介紹機構處以罰款

73

職業介紹機構介紹未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到國家規定的就業準入工種(崗位)就業

《廣東省職業介紹管理條例》 第二十三條:職業介紹機構不得介紹未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到國家規定的就業準入工種(崗位)就業

《廣東省職業介紹管理條例》 第三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每介紹一人處以五百元罰款。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每介紹一人處以三千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其停業整頓或吊銷其職業介紹許可證。

統一

職業介紹機構介紹未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到國家規定的就業準入工種(崗位)就業

按每介紹一人罰款500元的標準,對職業介紹機構處以罰款

74

職業介紹機構未其辦公場所明顯處懸掛職業介紹許可證和有關證照或經營性職業介紹機構未同時懸掛營業執照和收費許可證、收費標準或者其從業人員未佩戴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統一印制的上崗證

《廣東省職業介紹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職業介紹機構必須在其辦公場所明顯處懸掛職業介紹許可證和有關證照,經營性職業介紹機構應同時懸掛營業執照和收費許可證、收費標準;其從業人員應當佩戴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統一印制的上崗證。

《廣東省職業介紹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對職業介紹機構處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其停業整頓,并可吊銷其從業人員的廣東省職業介紹從業人員資格證。

輕微

職業介紹機構未其辦公場所明顯處懸掛職業介紹許可證和有關證照、或經營性職業介紹機構未同時懸掛營業執照和收費許可證、收費標準、或其從業人員未佩戴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統一印制的上崗證,經責令改正已全部改正,已按要求懸掛有關證照,佩戴有關證件。  

對職業介紹機構處以警告

一般

職業介紹機構未其辦公場所明顯處懸掛職業介紹許可證和有關證照、或經營性職業介紹機構未同時懸掛營業執照和收費許可證、收費標準、或其從業人員未佩戴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統一印制的上崗證,經責令改正逾期未改正,仍存在以上情形中的1項違法行為。

對職業介紹機構處以:

1.警告;

2.罰款500元。

較重

職業介紹機構未其辦公場所明顯處懸掛職業介紹許可證和有關證照、或經營性職業介紹機構未同時懸掛營業執照和收費許可證、收費標準、或其從業人員未佩戴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統一印制的上崗證,經責令改正逾期未改正,仍存在以上情形中的2項違法行為。

對職業介紹機構處以:

1.警告;

2.罰款1000元。

嚴重

職業介紹機構未其辦公場所明顯處懸掛職業介紹許可證和有關證照、或經營性職業介紹機構未同時懸掛營業執照和收費許可證、收費標準、或其從業人員未佩戴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統一印制的上崗證,經責令改正逾期未改正,仍存在以上情形中的3項以上違法行為。

對職業介紹機構處以:

1.警告;

2.罰款1000元;

3.責令停業整頓、并可吊銷其從業人員資格證。

75

職業中介機構發布的就業信息中包含歧視性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第二十六條    用人單位招用人員、職業中介機構從事職業中介活動,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和公平的就業條件,不得實施就業歧視。

《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五十八條 禁止職業中介機構有下列行為:(二)發布的就業信息中包含歧視性內容。

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七十四條:職業中介機構違反本規定第五十八條第(一)、(三)、(四)、(八)項規定的,按照就業促進法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規定予以處罰。違反本規定第五十八條第(五)項規定的,按照國家禁止使用童工的規定予以處罰。違反本規定第五十八條其他各項規定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沒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以不超過違法所得三倍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三萬元;情節嚴重的,提請工商部門依法吊銷營業執照;對當事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輕微

職業中介機構發布的就業信息中包含歧視性內容,沒有違法所得,且經責令改正已改正,發布的就業信息中已不含歧視性內容。

不予處罰

一般

職業中介機構發布的就業信息中包含歧視性內容,沒有違法所得,但經責令改正未改正,發布的就業信息中仍包含歧視性內容。

對職業中介機構處以罰款5000

較重

職業中介機構發布的就業信息中包含歧視性內容,有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不滿1萬元。

對職業中介機構: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違法所得三倍的罰款。

嚴重

職業中介機構發布的就業信息中包含歧視性內容,有違法所得,違法所得1萬元以上。

對職業中介機構: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罰款30000元。

76

職業中介機構為無合法證照的用人單位提供職業中介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第四十一條第(二)項:職業中介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二)為無合法證照的用人單位提供職業中介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第六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職業中介機構提供虛假就業信息,為無合法證照的用人單位提供職業中介服務,偽造、涂改、轉讓職業中介許可證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者其他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職業中介許可證。

一般

職業中介機構為無合法證照的用人單位提供職業中介服務,違法所得不滿1萬元。

對職業中介機構: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罰款10000元。

較重

職業中介機構為無合法證照的用人單位提供職業中介服務,違法所得1萬元以上不滿3萬元。

對職業中介機構: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罰款30000元。

嚴重

職業中介機構為無合法證照的用人單位提供職業中介服務,違法所得3萬元以上;或造成其他嚴重危害后果。

對職業中介機構: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罰款50000元;

3.吊銷職業中介許可證(撤銷備案)。

77

職業中介機構為無合法身份證件的勞動者提供職業中介服務

《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五十八條:禁止職業中介機構有下列行為:(六)為無合法身份證件的勞動者提供職業中介服務。

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七十四條 職業中介機構違反本規定第五十八條第(一)、(三)、(四)、(八)項規定的,按照就業促進法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規定予以處罰。違反本規定第五十八條第(五)項規定的,按照國家禁止使用童工的規定予以處罰。違反本規定第五十八條其他各項規定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沒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以不超過違法所得三倍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三萬元;情節嚴重的,提請工商部門依法吊銷營業執照;對當事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般

職業中介機構為無合法身份證件的勞動者提供職業中介服務,沒有違法所得。

對職業中介機構處以罰款5000

較重

職業中介機構為無合法身份證件的勞動者提供職業中介服務,有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不滿1萬元。

對職業中介機構: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違法所得三倍的罰款。

嚴重

職業中介機構為無合法身份證件的勞動者提供職業中介服務,有違法所得,違法所得1萬元以上。

對職業中介機構: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罰款30000元。

78

職業中介機構介紹勞動者從事法律、法規禁止從事的職業

《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五十八條第(七)項:禁止職業中介機構有下列行為:(七)介紹勞動者從事法律、法規禁止從事的職業。

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七十四條:職業中介機構違反本規定第五十八條第(一)、(三)、(四)、(八)項規定的,按照就業促進法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規定予以處罰。違反本規定第五十八條第(五)項規定的,按照國家禁止使用童工的規定予以處罰。違反本規定第五十八條其他各項規定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沒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以不超過違法所得三倍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三萬元;情節嚴重的,提請工商部門依法吊銷營業執照;對當事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般

職業中介機構介紹勞動者從事法律、法規禁止從事的職業,沒有違法所得。

對職業中介機構處以罰款5000

較重

職業中介機構介紹勞動者從事法律、法規禁止從事的職業 ,有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不滿1萬元。

對職業中介機構: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違法所得三倍的罰款。

嚴重

職業中介機構介紹勞動者從事法律、法規禁止從事的職業 ,有違法所得,違法所得1萬元以上。

對職業中介機構: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罰款30000元。

79

職業中介機構以暴力、脅迫、欺詐等方式進行職業中介活動

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五十八條第(九)項:禁止職業中介機構有下列行為:(九)以暴力、脅迫、欺詐等方式進行職業中介活動。

《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七十四條:職業中介機構違反本規定第五十八條第(一)、(三)、(四)、(八)項規定的,按照就業促進法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規定予以處罰。違反本規定第五十八條第(五)項規定的,按照國家禁止使用童工的規定予以處罰。違反本規定第五十八條其他各項規定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沒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以不超過違法所得三倍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三萬元;情節嚴重的,提請工商部門依法吊銷營業執照;對當事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般

職業中介機構以暴力、脅迫、欺詐等方式進行職業中介活動,沒有違法所得

對職業中介機構處以罰款5000

較重

職業中介機構以暴力、脅迫、欺詐等方式進行職業中介活動,有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不滿1萬元。

對職業中介機構: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違法所得三倍的罰款。

嚴重

職業中介機構以暴力、脅迫、欺詐等方式進行職業中介活動,有違法所得,違法所得1萬元以上。

對職業中介機構: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罰款30000元。

80

職業中介機構超出核準的業務范圍經營

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五十八條第(十)項:禁止職業中介機構有下列行為:(十)超出核準的業務范圍經營。

《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七十四條 職業中介機構違反本規定第五十八條第(一)、(三)、(四)、(八)項規定的,按照就業促進法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規定予以處罰。違反本規定第五十八條第(五)項規定的,按照國家禁止使用童工的規定予以處罰。違反本規定第五十八條其他各項規定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沒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以不超過違法所得三倍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三萬元;情節嚴重的,提請工商部門依法吊銷營業執照;對當事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般

職業中介機構超出核準的業務范圍經營,沒有違法所得

對職業中介機構處以罰款5000

較重

職業中介機構超出核準的業務范圍經營,有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不滿1萬元。

對職業中介機構: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違法所得三倍的罰款。

嚴重

職業中介機構超出核準的業務范圍經營,有違法所得,違法所得1萬元以上。

對職業中介機構: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罰款30000元。

81

職業中介機構偽造、涂改、轉讓職業中介許可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第四十一條第(三)項:職業中介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三)偽造、涂改、轉讓職業中介許可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第六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職業中介機構提供虛假就業信息,為無合法證照的用人單位提供職業中介服務,偽造、涂改、轉讓職業中介許可證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者其他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職業中介許可證。

一般

職業中介機構偽造、涂改、轉讓職業中介許可證,違法所得不滿1萬元。

對職業中介機構: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罰款10000元。

較重

職業中介機構偽造、涂改、轉讓職業中介許可證,違法所得1萬元以上不滿3萬元。

對職業中介機構: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罰款30000元。

嚴重

職業中介機構偽造、涂改、轉讓職業中介許可證,違法所得3萬元以上,或造成其他重大危害后果。

對職業中介機構:

1.沒收違法所得;

2.處以罰款50000元;

3.吊銷職業中介許可證(撤銷備案)。

82

職業中介機構向勞動者收取押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第四十一條第(四)項: 職業中介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四)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或者向勞動者收取押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第六十六條第二款 違反本法規定,職業中介機構向勞動者收取押金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

一般

職業中介機構向勞動者收取押金,經責令限期退還后已退還,且人均收取金額不足200元。

按照每人500元標準,對職業中介機構處以罰款

較重

職業中介機構向勞動者收取押金,經責令限期退還后已退還,且人均收取金額在200元以上不足500元。

按照每人1250元標準,對職業中介機構處以罰款

嚴重

職業中介機構向勞動者收取押金,符合下列情形之一:

1.人均收取金額在500元以上;

2.經責令退還,逾期不退還勞動者。

按照每人2000元標準,對職業中介機構處以罰款

 

相關鏈接:深圳市勞動監察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2019年修訂版)第一部分:總則

律師資料
勞動法律法規匯編大全_深圳勞動法24小時在線免費咨詢
所在地區:深圳市-福田區
執業范圍:全國(不含港澳臺)
擅長領域:勞動人事
咨詢電話:19842651889(免費)
作者其他文章
國家勞動法律法規大全(目錄)_國家層級勞動法律、法規、規章、司法解釋匯編
廣東省勞動法規規章大全(目錄)_廣東省級勞動法規、規章、司法文件匯編
深圳勞動法規規章大全(目錄)_深圳市級勞動法規、規章、司法文件匯編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調整我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粵府函〔2025〕23號)
精彩評論
請先登錄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查找律師
查找律師
業務專區
業務專區
菜單
登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文字幕乱人伦视频在线| 爱爱视频天天干|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播放|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免费播放|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视频 | 69免费视频大片| 大陆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图片|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 久久精品午夜福利| 校花的好大的奶好爽漫画| 亚洲春色另类小说| 波多野结av衣东京热无码专区| 免费人成年轻人电影| 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97高清国语自产拍中国大陆| 女大学生的沙龙|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视频| 成人国产在线24小时播放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园产越南 |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6|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黄| 国产精品视频网|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a视频免费观看| 天天躁日日躁aaaaxxxx| www.日本在线观看| 娇妻借朋友高h繁交h|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樱花草在线社区www|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 杨晨晨白丝mm131|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类网站| 亚洲影视一区二区| 欧美最猛黑人xxxxx猛交|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