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多家上市企業因銀行賬戶凍結引發市場關注,經營風險凸顯。如裝飾行業龍頭廣田集團受恒大債務問題影響,大量賬戶凍結,公告停牌并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成 “ST 廣田”,股價暴跌。企業賬戶凍結若應對不當,經營將受嚴重影響,以下是一些自救攻略:
自救一、查來源:明確凍結主體是應對關鍵。有權凍結賬戶的包括司法、監察及部分行政機關,如公檢法、監察委、稅務、海關等。可通過要求銀行提供、根據業務推測、起訴銀行等方式獲取凍結信息。極端情況下起訴銀行,銀行會為證合法而提供凍結信息。
自救二、合法性審查:辨別凍結措施合法性意義重大,違法凍結主要有六大類型:
1)超職權凍:機關凍結需依法,如法院執行部門無執行案件而凍結屬超職權,超職權凍結應無條件解凍。
2)凍結程序違法:權力行使有程序規定,如海關未責令納稅義務人提供擔保就凍結屬程序違法,應及時解凍。
3)凍結期限違法:法律對凍結期限有明確規定,如法院民事保全、強制執行凍結期限一年等,超期必須解除。
4)賬戶屬于禁止凍結情形:有規定明確不得凍結和不得整體凍結的賬戶范圍,違反即違法,禁止凍結賬戶需立即解凍。
5)被凍結賬戶主體錯誤:凍結有嚴格規則,不得超范圍凍結他人賬戶,確與案件無關應三日內解除凍結。
6)超標的凍結:凍結金額以涉案金額為限,賬戶金額不足時可能出現超標的凍結,這是法律禁止行為。
自救三選擇合適的救濟渠道:明確凍結合法與否后,針對性選擇應對措施。
以下三種均是針對刑事案件中從采取的凍結措施的救濟途徑:
1、向采取措施的機關申訴或者控告:確屬違法凍結應第一時間向凍結主體申訴控告,有理有據闡述違法原因。
2、向檢察院申訴:檢察機關可監督訴訟活動,企業認為賬戶凍結違法可要求法律監督。
3、參與庭審,提出意見:刑事偵查凍結措施,被凍結單位可申請參與庭審要求解除凍結。
以下兩種均是針對行政行為中采取的凍結措施的救濟途徑。
4、向行政機關的上級機關或紀檢監察等部門進行控告:行政機關違法凍結,上級機關或有關部門可責令改正。
5、提起行政訴訟:凍結屬行政強制措施,申訴控告無果可提起行政訴訟。
6、提起執行異議或復議:執行程序中認為凍結違法可提執行異議,財產保全中視情況提執行復議或異議。
合法凍結的三條求生之道:
1、財產保全置換:被保全人或第三人提供充分有效擔保,法院可解除保全或變更標的物,企業可據此解除賬戶凍結。
2、強制執行和解:案件進入強制執行,達成和解可解除凍結,方式包括申請人申請 + 被執行人擔保等。二是雙方和解+申請人撤回申請。此時,申請人可以爭取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并說服申請人撤回執行申請。撤回執行申請后,申請人在2年期間內還可以申請執行,申請人的權利并不會喪失,只要表現出足夠的誠意,促使申請人撤回執行申請是可能實現的。
3、刑事案件擔保
對于刑事案件審理期間采取的強制措施,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三百四十二條的規定,為保證判決的執行,人民法院可以先行查封、扣押、凍結被告單位的財產,或者由被告單位提出擔保。據此,被告單位可以提供擔保,以爭取法院不對賬戶采取凍結措施或者變更凍結措施。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公司運作的命脈。保證公司資金的正常運作,是保障公司發展的根本。企業一旦遭遇銀行賬戶被凍結的突發事件,應遵循“查實情-辨是非-選路徑”的自救攻略,并通過專業團隊開展應對和處置工作,以有效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及時解除違法凍結措施,妥善化解合法凍結帶來的風險,從而將賬戶凍結給企業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避免企業出現類似停牌、戴帽、股價持續暴跌等嚴重危害后果。